不久前,亚马逊接到美国razor公司投诉,要求亚马逊上所有的平衡车产品全部删除,razor公司声称拥有平衡车在美国的独家销售权。随后亚马逊强制下架了所有中国卖家平衡车的产品,这一事件导致了目前将近价值4亿美元的100万件库存无法正常销售,所有账户冻结资金3个月,冻结资金可能超过2亿美金。同时,深圳至少有600家平衡车工厂需要停产并遣散员工,受影响人员超过10万人。
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部署下,中国企业加速“走出去”已是大势所趋。要“走出去”,除了思想先行、粮草先行,做好前期规划和风险评估,还需要有知识产权先行的意识。那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保护自有的知识产权?如何规避外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上设置的重重关卡?
方法一:苦练内功
中国企业出海,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专利诉讼的官司。但如果企业对国际竞争有着正确的认识,积极维护自身利益,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建设,依然可以在巨头的垄断攻势下全身而退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,三一重工也经历了两次大型的国际维权事件,在美国市场的专利维权事件中先后获得胜诉。三一重工能够在美国这样的市场“游刃有余”,遭遇“不公平待遇”时拿起法律武器,自然是来源于其对自身所从事商业项目,和对法律正义的自信;但更离不开企业的雄厚实力作为后盾,尤其是三一重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,是其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保障。
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2014年12月31日,三一重工累计申请中国专利8282件,其中发明专利3435件,中国专利授权5863件,其中发明专利1149件;PCT国际专利申请405件,海外专利申请254件,海外授权33件。
方法二:反客为主
惹上了官司别心慌,反咬一口对薄公堂。国外行业巨头的诉讼很多都是纸老虎,你退他进,你再退他便不依不饶。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迎难而上,不仅积极应诉,而且猛抠诉讼细节,力图找出原告的漏洞。出其不意的来个反客为主没准就能让他的诉讼站不住脚,甚至是专利无效。
2002年到2003年三洋公司和索尼先后以侵犯其电池专利为由起诉比亚迪。2003年10月8日,比亚迪向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递交答辩书否认侵犯索尼的专利权。比亚迪经过慎重讨论后,决定把索尼的专利无效掉,这是日本《专利法》中规定的一个程序,如果可以把索尼的专利无效掉的话,自然也就谈不到索尼告比亚迪侵权的问题了。
比亚迪的律师团积极找寻线索,从产品的发明技术方面有力地论证了索尼的发明专利应属公开技术。比亚迪这一招釜底抽薪给索尼一记重拳。历时三年多的专利官司也终于画上了句号。比亚迪从积极应诉,到使其专利无效的应对措施。从根本上扫清了专利技术的发展障碍,也给中国企业面对专利官司情况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方法三:抱团取暖
中国还是专利小国,国际巨头也竖起高高壁垒。出头的鸟儿可能撞得头破血流,但是抱团取暖,高唱团结就是力量,往往就有了1+1>2的效果。
沈阳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稀土企业,受到日本日立金属专利封锁,产品不能出口欧美。沈阳中北通磁科技等7家企业面对封杀主动作为,他们选择发起打破日立金属专利垄断的诉讼。2013年8月他们成立了稀土永磁产业联盟,赴美国专利局起诉日立金属,诉其核心专利无效;在国内,他们效仿华为当年诉高通专利封锁,聘请华为当年的律师团队,准备起诉日立金属专利垄断。官司从美国打到了中国,其中美国官司中日立金属已经有两个专利被判无效。
作为产业的先行者,发达国家企业往往在技术上占据了领先优势,所以借由专利遏制中国企业成长,也成了最有效的一招。但对于外国公司的压制,中国企业就该束手就缚,听任专利限制么?显然该区别应对,对于那些确实绕不开,且合法有效的专利,中国企业该积极取得专利授权,避免在国际市场因为专利侵权而面临禁售,或者是专利诉讼的风险;但是对于那些保护不是那么完善,存在无效、瑕疵,甚至是过期的专利,中国企业则需勇于挑战,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赢得空间,也避免无谓的交了冤枉钱。
[恒大知识产权温馨提示]
(www.wipoask.com)中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仅以配图表达,无他意。如有不妥之处,请联系我们删除,感谢!